新闻动态
吕永剑:青州红丝石艺术的执著传承人(图)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05-08 19:43 浏览: 次
在山东半岛中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青州市以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遗迹名胜和逶迤不绝的文脉传承而名扬寰宇,声振华夏。在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 禹贡》载记,“海岱惟青州”,此语道出了“古九州”之一的青州在山东乃至中国历史上卓尔不群的地位和闻名齐鲁的影响力。
从古至今,拥有5000多年文字史的青州古城高大威仪四方有名,灿若繁星的青州文化同样令人肃然起敬、刮目相看。说到青州的历史文化,自然就绕不过自唐至今皆倍受历代文人墨客高度赞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青州红丝石和红丝砚了。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欣逢盛世,在如今历史文化名城青州市城乡,仍然有一群情系“红黄相间灿若锦缎”美誉的红丝石、心牵在李唐时期即位列“四大名砚”之首并且谓之“质地温润、色彩艳丽、纹理奇特”红丝砚的专家和爱好者。平常日子,他们每天的工作除了觅石买石品石,就是思砚制砚品砚,就是在各自的红丝石艺术馆里徜徉,或在“十里古街”上设店纳客,或在全国各大著名网站上开设青州红丝石红丝砚网页,大张旗鼓地宣传、推介这一久负盛名、诞生于青州和号称世界“独一无二”华夏瑰宝。在他们当中,既有耄耋之年的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又有二、三十岁恰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人。而其中,年届而立、酷爱红丝石红丝砚近乎痴迷的吕泳剑堪称一位表现突出、梦想超前的佼佼者。
“石缘”之由:“我喜欢红丝石,酷爱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它诞自于家乡青州,是青州的一个文化符号”
因为喜欢,所以义无反顾,一发而不可收。———吕泳剑
记者驱车来到了位于大明衡王城里面的吕泳剑“砚艺斋”红丝石艺术馆。电话中约好的吕泳剑早在艺术馆门前等候了。握手、寒暄,入室、落座,面对着眼前这位一米八多的年轻艺术馆长,面对着这座装饰古色古香其中藏品琳琅满目的红丝石艺术馆,记者虽然之前听新闻同行介绍过泳剑红丝石艺术馆,但身临其境,还是有点诧异与震撼了。
说起从业经历,吕泳剑开门见山,“我首先是个不安分的人,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红丝石红丝砚,可能因为它诞生于家乡青州山野,可能因为它拥有骄傲的过去,总之,我一下子喜欢上了青州的红丝石红丝砚,喜欢的近乎痴迷忘乎所以,可以说‘一发不可收拾’,至今乐此不疲无怨无悔”。“算是上了我的当了”,一旁的红丝石艺术馆制砚总设计师、青年工艺美术大师王建国插话。吕泳剑说了,因为喜欢这个,我把自己从2003年以来在蔬菜贸易、土建工程等行业赚取的财富全部投入到这个新行当上了。“需要钱就投,有了钱就砸到里面,有时候还借朋友的,现在到底投了多少我也没详细算过,反正我储藏的红丝石原石现在至少有150多吨,红丝石板石(未经雕琢的红丝石原石)数千方,红丝砚精品50余方,价值不菲啊”。
吕泳剑还收藏了一块价值千万元红丝砚。该砚名为“石破天惊砚”,产于青州市邵庄镇黑山老坑,最长、最宽、最高处分别为40厘米、32厘米、9.8厘米。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姜书璞等7名全国著名专家、评委一致认定,“石破天惊砚”在首届中国红丝砚评选中荣获“精品红丝砚”称号,价格认定为980万元。
吕泳剑还说,为什么喜欢红丝石?一者因为这是在青州诞生出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石,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青州人,我觉着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先贤文人的优良传统将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海内外人士知道和喜欢红丝石红丝砚;二者红丝石红丝砚古代历史上拥有一个相当高的地位。记着唐朝书法大家柳公权在他的《砚论》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论端、歙;唐朝的唐彦猷在《砚录》中也首次提出“青州红丝砚第一”的说法;宋朝一代文豪大儒如米芾、苏东坡、蔡襄、欧阳修,以及历代帝王如乾隆皇帝等等也都对红丝砚给予了高度评价;近代大家启功先生更是赋诗歌咏:唐人早重红丝石,田海推迁世罕知。今日层台观鲁砚,百花丛里见红丝……听着吕永剑说古道今侃侃而谈的“石砚经”,同样家住青州的记者也不由得心生出了几份骄傲几份自豪。
因为喜欢红丝石红丝砚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吕泳剑的不少亲朋好友和生意伙伴没少善意地提醒过他:“永剑,别玩那个了,将来会后悔的”、“永剑,玩石头没有什么好的投资前景,适当玩下可以,趁早再干别的吧”、“玩物可丧志了,你的想好了”……如此而语,不一而足。面对众人的善意和不解,吕永剑往往一笑了之,他默默地在心里对自己说,在不远的将来我就会让他们看到除了我人生的主航道没有偏离,我人生的境界究竟有多高多远!
家有喜事:“青州再添‘中国红丝砚之乡’称号,除了欢欣鼓舞,我看到了红丝石红丝砚美好愿景”
青州荣获“中国红丝砚之乡”,是我最大的骄傲。——吕永剑
2010年10月10日,青州市顺利通过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的认真评审,一举荣获了“中国红丝砚之乡”荣誉称号。佳音传来,与其他红丝砚爱好者一样,一直为之奔波忙碌的吕永剑激动地手舞足蹈,不能自已,“
这是我今年最大的骄傲和财富,因为除了欢欣鼓舞,我还看到了红丝石红丝砚美好发展愿景!”吕泳剑如是说。时间仿佛回到2010年的9月9日。当时,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主任郭海棠一行8人莅临青州市,就青州市申报“中国红丝砚之乡”特色区域荣誉称号工作进行为期3天的考评活动。次日,考评团一行先后考察了黑山红丝石砚矿,参观了朝阳听石轩、东夷宝石园、东方石馆处、大明衡王城张超加工区、岩辉石艺、泳剑红丝石艺术馆、黄楼花卉交易大厅。期间,吕泳剑和其他当地红丝石红丝砚爱好者一起全天热情地陪伴着评审委员会成员,同时从交通工具、食宿安排、旅游活动等各个方面积极参与、协调,所有这些,让在青州每一位评审委员会成员们看在了眼里,暖在了心上。在吕泳剑红丝石艺术馆馆库考察参评时,对其经营面积大、环境氛围好的工作场所给予了充分肯定。吕泳剑不会忘记,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先生在青州考评时语重心长的一番话,青州是“四大名砚”红丝砚的诞生地,现在的青州市红丝石红丝砚群众爱好队伍基础好、热情高,荣获“中国红丝砚之乡”称号实乃名副其实,众望所归。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青州的红丝石红丝砚发展前景更加美好。今天,吕泳剑告诉记者,“我们这些红丝石红丝砚爱好者时刻牢记专家们说过的话,在我们这代人身上肩负起复兴大唐红丝石红丝砚之风的重任,并积极付诸行动,在选材制砚等方面精益求精励精图治,以不负“中国红丝砚之乡”的称号”。
时至今日:“我拥有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拥有了许多的良师益友,我非常愿意尽自己全力将红丝砚这一民族瑰宝发扬光大”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吕泳剑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今年30岁的吕泳剑深谙此理。2009年4月,在创建泳剑红丝石艺术馆之初,吕泳剑经朋友介绍,认识在红丝石红丝砚行当研发有20多年专业经验的青年工艺美术大师王建国先生。王建国今年41岁,来自于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一个书香世家。早在2006年,他的红丝砚作品《春江水暖》就在“全国首届十大名砚展”上力压群芳一鸣惊人,夺得金奖。当代的许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都对他的作品给予了较高评价,“建国的红丝砚作品深得‘因材施艺,简朴大方’的鲁砚风格精髓,令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
再说吕泳剑王建国两人一见面,由于性趣相近、志向相投,因此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同道好友;后来,自然而然的,共同的爱好和志向使得两人事业合二为一齐头并进。现在,王建国担任了泳剑红丝石艺术馆制砚总设计师,负责全馆红丝石红丝砚的订购、选材、构思、制作等石砚艺术品工作事务,而剑永除了负责全馆工作事务外,还侧重市场定位、产品销售、资金周转回笼等工作。王建国说,“现在我们艺术馆有两处艺术研发中心,每天有近20名工人在各司其职、精雕细琢。自加入泳剑红丝石艺术馆以来,我和永剑馆长协同作战,配合密切,到目前,我们已先后研发出了《石破天惊》、《灵狐砚》、《天趣》、《溪山行旅》等多方红丝石红丝砚精品,赢得了当地乃至全省各地石砚藏家的关注和青睐,相信今后一定还会有不少的精品问世。”吕泳剑坦言,“我们的目标就是,依靠我们众人的聪明才智将红丝石红丝砚做精做细,竭尽全力重振唐宋时期红丝砚的盛兴和辉煌”,吕泳剑语气坚定的说,“现在我们有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有许多关心我们的良师益友,因此,我对我们这个团队充满着百倍的信心”!“套用一句伟人说过的话,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旁边的王建国乐呵呵地补充说。
美好宏愿:“成立一家红丝砚研究所,举办一次全国巡回展 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红丝石红丝砚的非凡魅力”
作为青州人,就要理所当然地为家乡做点儿事。———吕泳剑
而立之年的吕永剑,言谈之中处处充满了真诚、激情、和一往无前的梦想和方向:“我将来梦想很多,当前起码有两个:一是成立青州一家红丝砚研究所,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或者遍访全国各地的石砚名师,从做工上、从品味上真正提升起当今青州红丝石
红丝砚的知名度;二是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联合当地红丝石红丝砚同行举办一次全国巡回展览,让全国各地的人“面对面零距离”地感受到青州红丝石红丝砚的非凡魅力,同时进一步提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东方花都、文化名城青州市的广泛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青州人,仍要力所能及地为家乡青州做点事”,吕泳剑一脸真诚地说。
在偌大的泳剑红丝石艺术馆展厅里,伴着舒缓相宜的古筝名曲,徜徉在一方方或大或小、或圆或方的红丝石红丝砚里面,记者感觉自己的每天忙碌与疲惫的身心也在一点一点的消减,剩余了的,全是周身的舒适和内心的愉悦。“乐在石中”,今天记者算是真正领略和感悟到了,这是否就是古语有云的“石不能言最可人”之魅力?!(王青和)
从古至今,拥有5000多年文字史的青州古城高大威仪四方有名,灿若繁星的青州文化同样令人肃然起敬、刮目相看。说到青州的历史文化,自然就绕不过自唐至今皆倍受历代文人墨客高度赞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青州红丝石和红丝砚了。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欣逢盛世,在如今历史文化名城青州市城乡,仍然有一群情系“红黄相间灿若锦缎”美誉的红丝石、心牵在李唐时期即位列“四大名砚”之首并且谓之“质地温润、色彩艳丽、纹理奇特”红丝砚的专家和爱好者。平常日子,他们每天的工作除了觅石买石品石,就是思砚制砚品砚,就是在各自的红丝石艺术馆里徜徉,或在“十里古街”上设店纳客,或在全国各大著名网站上开设青州红丝石红丝砚网页,大张旗鼓地宣传、推介这一久负盛名、诞生于青州和号称世界“独一无二”华夏瑰宝。在他们当中,既有耄耋之年的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又有二、三十岁恰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人。而其中,年届而立、酷爱红丝石红丝砚近乎痴迷的吕泳剑堪称一位表现突出、梦想超前的佼佼者。
“石缘”之由:“我喜欢红丝石,酷爱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它诞自于家乡青州,是青州的一个文化符号”
因为喜欢,所以义无反顾,一发而不可收。———吕泳剑
记者驱车来到了位于大明衡王城里面的吕泳剑“砚艺斋”红丝石艺术馆。电话中约好的吕泳剑早在艺术馆门前等候了。握手、寒暄,入室、落座,面对着眼前这位一米八多的年轻艺术馆长,面对着这座装饰古色古香其中藏品琳琅满目的红丝石艺术馆,记者虽然之前听新闻同行介绍过泳剑红丝石艺术馆,但身临其境,还是有点诧异与震撼了。
说起从业经历,吕泳剑开门见山,“我首先是个不安分的人,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红丝石红丝砚,可能因为它诞生于家乡青州山野,可能因为它拥有骄傲的过去,总之,我一下子喜欢上了青州的红丝石红丝砚,喜欢的近乎痴迷忘乎所以,可以说‘一发不可收拾’,至今乐此不疲无怨无悔”。“算是上了我的当了”,一旁的红丝石艺术馆制砚总设计师、青年工艺美术大师王建国插话。吕泳剑说了,因为喜欢这个,我把自己从2003年以来在蔬菜贸易、土建工程等行业赚取的财富全部投入到这个新行当上了。“需要钱就投,有了钱就砸到里面,有时候还借朋友的,现在到底投了多少我也没详细算过,反正我储藏的红丝石原石现在至少有150多吨,红丝石板石(未经雕琢的红丝石原石)数千方,红丝砚精品50余方,价值不菲啊”。
吕泳剑还收藏了一块价值千万元红丝砚。该砚名为“石破天惊砚”,产于青州市邵庄镇黑山老坑,最长、最宽、最高处分别为40厘米、32厘米、9.8厘米。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姜书璞等7名全国著名专家、评委一致认定,“石破天惊砚”在首届中国红丝砚评选中荣获“精品红丝砚”称号,价格认定为980万元。
吕泳剑还说,为什么喜欢红丝石?一者因为这是在青州诞生出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石,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青州人,我觉着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先贤文人的优良传统将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海内外人士知道和喜欢红丝石红丝砚;二者红丝石红丝砚古代历史上拥有一个相当高的地位。记着唐朝书法大家柳公权在他的《砚论》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论端、歙;唐朝的唐彦猷在《砚录》中也首次提出“青州红丝砚第一”的说法;宋朝一代文豪大儒如米芾、苏东坡、蔡襄、欧阳修,以及历代帝王如乾隆皇帝等等也都对红丝砚给予了高度评价;近代大家启功先生更是赋诗歌咏:唐人早重红丝石,田海推迁世罕知。今日层台观鲁砚,百花丛里见红丝……听着吕永剑说古道今侃侃而谈的“石砚经”,同样家住青州的记者也不由得心生出了几份骄傲几份自豪。
因为喜欢红丝石红丝砚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吕泳剑的不少亲朋好友和生意伙伴没少善意地提醒过他:“永剑,别玩那个了,将来会后悔的”、“永剑,玩石头没有什么好的投资前景,适当玩下可以,趁早再干别的吧”、“玩物可丧志了,你的想好了”……如此而语,不一而足。面对众人的善意和不解,吕永剑往往一笑了之,他默默地在心里对自己说,在不远的将来我就会让他们看到除了我人生的主航道没有偏离,我人生的境界究竟有多高多远!
家有喜事:“青州再添‘中国红丝砚之乡’称号,除了欢欣鼓舞,我看到了红丝石红丝砚美好愿景”
青州荣获“中国红丝砚之乡”,是我最大的骄傲。——吕永剑
2010年10月10日,青州市顺利通过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的认真评审,一举荣获了“中国红丝砚之乡”荣誉称号。佳音传来,与其他红丝砚爱好者一样,一直为之奔波忙碌的吕永剑激动地手舞足蹈,不能自已,“
这是我今年最大的骄傲和财富,因为除了欢欣鼓舞,我还看到了红丝石红丝砚美好发展愿景!”吕泳剑如是说。时间仿佛回到2010年的9月9日。当时,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主任郭海棠一行8人莅临青州市,就青州市申报“中国红丝砚之乡”特色区域荣誉称号工作进行为期3天的考评活动。次日,考评团一行先后考察了黑山红丝石砚矿,参观了朝阳听石轩、东夷宝石园、东方石馆处、大明衡王城张超加工区、岩辉石艺、泳剑红丝石艺术馆、黄楼花卉交易大厅。期间,吕泳剑和其他当地红丝石红丝砚爱好者一起全天热情地陪伴着评审委员会成员,同时从交通工具、食宿安排、旅游活动等各个方面积极参与、协调,所有这些,让在青州每一位评审委员会成员们看在了眼里,暖在了心上。在吕泳剑红丝石艺术馆馆库考察参评时,对其经营面积大、环境氛围好的工作场所给予了充分肯定。吕泳剑不会忘记,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先生在青州考评时语重心长的一番话,青州是“四大名砚”红丝砚的诞生地,现在的青州市红丝石红丝砚群众爱好队伍基础好、热情高,荣获“中国红丝砚之乡”称号实乃名副其实,众望所归。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青州的红丝石红丝砚发展前景更加美好。今天,吕泳剑告诉记者,“我们这些红丝石红丝砚爱好者时刻牢记专家们说过的话,在我们这代人身上肩负起复兴大唐红丝石红丝砚之风的重任,并积极付诸行动,在选材制砚等方面精益求精励精图治,以不负“中国红丝砚之乡”的称号”。
时至今日:“我拥有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拥有了许多的良师益友,我非常愿意尽自己全力将红丝砚这一民族瑰宝发扬光大”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吕泳剑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今年30岁的吕泳剑深谙此理。2009年4月,在创建泳剑红丝石艺术馆之初,吕泳剑经朋友介绍,认识在红丝石红丝砚行当研发有20多年专业经验的青年工艺美术大师王建国先生。王建国今年41岁,来自于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一个书香世家。早在2006年,他的红丝砚作品《春江水暖》就在“全国首届十大名砚展”上力压群芳一鸣惊人,夺得金奖。当代的许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都对他的作品给予了较高评价,“建国的红丝砚作品深得‘因材施艺,简朴大方’的鲁砚风格精髓,令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
再说吕泳剑王建国两人一见面,由于性趣相近、志向相投,因此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同道好友;后来,自然而然的,共同的爱好和志向使得两人事业合二为一齐头并进。现在,王建国担任了泳剑红丝石艺术馆制砚总设计师,负责全馆红丝石红丝砚的订购、选材、构思、制作等石砚艺术品工作事务,而剑永除了负责全馆工作事务外,还侧重市场定位、产品销售、资金周转回笼等工作。王建国说,“现在我们艺术馆有两处艺术研发中心,每天有近20名工人在各司其职、精雕细琢。自加入泳剑红丝石艺术馆以来,我和永剑馆长协同作战,配合密切,到目前,我们已先后研发出了《石破天惊》、《灵狐砚》、《天趣》、《溪山行旅》等多方红丝石红丝砚精品,赢得了当地乃至全省各地石砚藏家的关注和青睐,相信今后一定还会有不少的精品问世。”吕泳剑坦言,“我们的目标就是,依靠我们众人的聪明才智将红丝石红丝砚做精做细,竭尽全力重振唐宋时期红丝砚的盛兴和辉煌”,吕泳剑语气坚定的说,“现在我们有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有许多关心我们的良师益友,因此,我对我们这个团队充满着百倍的信心”!“套用一句伟人说过的话,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旁边的王建国乐呵呵地补充说。
美好宏愿:“成立一家红丝砚研究所,举办一次全国巡回展 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红丝石红丝砚的非凡魅力”
作为青州人,就要理所当然地为家乡做点儿事。———吕泳剑
而立之年的吕永剑,言谈之中处处充满了真诚、激情、和一往无前的梦想和方向:“我将来梦想很多,当前起码有两个:一是成立青州一家红丝砚研究所,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或者遍访全国各地的石砚名师,从做工上、从品味上真正提升起当今青州红丝石
红丝砚的知名度;二是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联合当地红丝石红丝砚同行举办一次全国巡回展览,让全国各地的人“面对面零距离”地感受到青州红丝石红丝砚的非凡魅力,同时进一步提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东方花都、文化名城青州市的广泛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青州人,仍要力所能及地为家乡青州做点事”,吕泳剑一脸真诚地说。
在偌大的泳剑红丝石艺术馆展厅里,伴着舒缓相宜的古筝名曲,徜徉在一方方或大或小、或圆或方的红丝石红丝砚里面,记者感觉自己的每天忙碌与疲惫的身心也在一点一点的消减,剩余了的,全是周身的舒适和内心的愉悦。“乐在石中”,今天记者算是真正领略和感悟到了,这是否就是古语有云的“石不能言最可人”之魅力?!(王青和)